农历新年一直以来都是华人每一年引颈期盼的日子。或许是因为以前生活水平尚过得去时,这一天可以肆无忌惮地大鱼大肉;也可能是因为随着科技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增加,这一天成为了一年一度游子再忙再累也必定想方设法回乡的重要佳节。
2020年的农历新年坐落在1月25日。2019年12月31日,武汉首次披露发生来历不明的肺炎疫情;1月20日,武汉官宣出现肺炎“人传人”的现象;1月23日,武汉封城了。
封城意味着切断所有出入口非必要的交通联系。飞机、公巴、火车、出租车、私家车,甚至行人道上的行人,一律禁止运作和外出。这是除夕夜的前夕,城外的武汉人不能回家团圆,城内来不及离开的非武汉人也被迫与亲人分隔两地。
这一年的武汉新年没了张灯结彩、少了人声鼎沸,但却也在这非常时期看到了不一样的人性光彩。
如果有机会遇到守在疫境前线的工作人员,他们或许会说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不是旁人所描绘的舍己为人。然而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前线的医护人员立马取消年假,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罩,7天24小时随时待命。防护服闷热不透风不说,往往在结束值班回到清洁区换上便服时,面部都被护目镜和口罩压出深深印痕,有些甚至还起了水泡,而长期接触消毒液的双手也呈现一样的状态。有些女性医护人员索性把头发剪短,甚至剃光头发,希望每日穿戴防护服所省下的时间能够帮助多一些病患。
守在前线的不只是医护人员。在各个出入口把关的安检人员、进行消毒卫生的环卫人员、维护治安的警察、超市的工作人员等等,他们也都在默默地支撑这座拥有1400万人口的大城市。默默付出的还有成千上万名志工。在封城初期城市基本运作被打乱之际,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微信成立群组,自愿载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从事餐饮业的,自发准备医护人员的午餐晚餐,一百份、两百份的,每一天风雨不改地送到所负责的医疗中心。在医院附近的饭店,因为封城而没有住客,负责人也就直接把饭店转型为医护人员的住所,希望能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方便,争取多一点休息的时间。还有许多志工自发协调和派送来自本地和外地捐赠的物资。每一天都有许多的物资运输到武汉,每一天也有许多的志工在点算和安排派送的流程表和行程表,三、四百人的志工微信群像雨后春笋般地涌出。
前线人员和志工都是普通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会因为对病毒的未知而感到害怕。他们没有主角光环,不会因为在做类似影视作品里拯救世界的事情就一定会生存到底;他们都知道“必须在先保护好自己, 才有能力保护其他人”的前提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们也渴望和家人团聚,尤其是在这重要的团圆佳节。然而因为守在前线,为了保护亲爱的家人,他们不能和家人有近距离的接触。记得在网上看到一出女儿为身为护士的妈妈送饭的视频,父女和母亲相隔数百米,带着口罩的女儿把饭盒放在不远的地板上后往回走,穿着防护服的妈妈向前拾起再走回原处,母女再次相视对望给予对方一个隔空拥抱。那一幕不只是一家三口全程泣不成声,在手机屏幕前的我也哽咽泪崩。
“你是最平凡 却最温暖 的天使 此刻风雨里 可幸有你 的坚持 你带泪的笑容 有天会带来雨后的彩虹 世界因为你 在痛里有感动”
这段取自香港歌手邓紫琪为前线人员所写的《平凡天使》的副歌歌词,恰到好处地唱出了许多疫情前线无名英雄的事迹。
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恐慌;病毒也不强大,强大的是人心的坚强。从古至今,人类经历过许多的大小灾难,因病毒引起的大规模流行病也不少,像是14世纪的黑死病、1918年的大流感、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等。这看似“周而复始”的灾难模式一再地证明了地球不会因为任何突发状况而停止转动,也一再地说明了不管遭遇什么情况人类都有能力一一克服。社会趋近繁荣稳定,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似乎很难发生;但是因为全球化和科技发达,人类现在和未来所面对的反而是没有真枪实弹的挑战。
在这一场进行式的抗疫战中,武汉还有世界各国的前线人员和志工展现了超越职业操守的奉献精神,更多的民众也从两个多月前的恐慌中慢慢培养出危机意识、卫生意识以及最重要的社会意识。在新冠病毒发哨人李文亮医生不幸殉职时,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女士在她的社交媒体如此写到:
“悲伤若是一时的集体发泄,他的死,轻如鸿毛。 悲愤若是深沉的社会醒觉,转化成巨大的改变的力量,他的死,重如泰山。”
疫情爆发至今,已经有多个国家地区相继沦陷,陆续实施封城锁国措施。这也发生在自己成长和生活的国家,我想这一次是许多人第一次切身感受天灾人祸对身处的环境和生活作息的影响。

真心感谢所有所有前线人员和志工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也恳请普罗大众继续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随时注意自己的卫生、需要呆在家的人请不要到处乱走,保护自己也保护身边亲爱的人。让我们继续成为和发挥这一股由人与人、心连心组成的巨大力量,大家将会一起度过这道难关。
世界加油,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