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你同行

我想大马人对羽球运动或多或少都有着一种言语无法形容的情结。羽球不只是一个从小就接触得到的全民运动、家庭运动,羽球也是让国际社会开始认识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平台。

身为80后的我,对于5夺汤杯的威水史的印象并不深刻,但是大马羽球队征战奥运的事迹,绝对是我热血青春的一部分。

2008年北京奥运拿督李宗伟首次闯入男单决赛时,我刚刚到新加坡升学。决赛当晚,我和一班来自马来西亚不同地区、一群才认识不到一个月的大马留学生,一起守在PGP忘记R几的TV Lounge为李宗伟打气。其中一名友人更是弄来了一面马来西亚国旗,挂在电视机后,整个房间霎时充满了高昂的氛围。观赛时的紧张到无法透气、得分时的欢呼声和失误时的“哇唠”声,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我也深刻记得在李宗伟慢慢地败下阵来、赛果似乎已经呼之欲出时,大家的突然沉静和不发一语,与之前的高昂情绪形成了强烈对比。气氛之凝重甚至让一两名友人,不得不在比赛结束前便离开房间,到外头走走平复心情。

疫情下的东京奥运,让许久不关注羽球盛事的我,重拾当年的青春热血。还是一样的欢呼声,还是一样的“哇唠”声。不一样的是社交平台的普及:代表国家的选手必须拥有更强大的心理素质,同时承载场上的输赢心理以及网民的褒贬评论。

如果有得赢,谁又会想输?然而,比赛就像人生,没有永远的赢,也没有永远的输。每一场比赛对运动员来说,就好像在职场上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会议。会议上所做的工作汇报的成功与否,分分钟影响着上司对我们的工作评价,甚至升职加薪。我们何尝不曾因为紧张、压力或其他原因,在汇报时出现纰漏,更何况是在镁光灯下“工作”的运动员。

3届奥运亚军拿督李宗伟拼尽全力,始终无法在退役前为马来西亚取得一枚奥运金牌。可是我想任谁也无法忘记2016年他在里约参加的最后一场奥运,那一场在半决赛上演的”左林右李”的世纪大战,我们都把赢了林丹的那一刹那误当成是赢了冠军。

拼搏过就是最好的交代,尽了全力就是对得起自己。感谢把马来西亚好的一面带上国际舞台的每一位运动员,我想羽球将会继续成为团结大马所有民族的全民运动,我们也将一直一起羽你同行。

(图片来源:IG账户 @autumn.ying)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